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早前出席上海“2008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”后,接受滬傳媒訪問時透露,中國交通運輸部將重新修訂老舊殘油輪的使用年期,決定提前5年淘汰國內航行的單殼油輪,2010年開始執行新標準。業界預期新做法肯定刺激油輪運輸市場的需求,帶動市場新秩序,并推動船舶產業與運輸市場的發展。
王錦連表示,由交通運輸部起草的《關于提前淘汰國內航行單殼油輪實施方案》已結束征求意見,近期將正式公布。中國為減少和防止油品泄漏污染,原定于2015年之前淘汰國內航行的單殼油輪,但新《實施方案》將5000載重噸以上的單殼油輪提前至2010年淘汰。
淘汰方案稍后公布
他又指出,自2010年1月1日起,新造600載重噸及以上國內航行油輪,必須設置防污染雙殼結構。他認為,提早將老舊船報廢更新和單殼油輪淘汰,能有效減少全球海運市場運力,當市況出現好轉,新政策效果就會顯現。
國際航運市場對單殼油輪的態度,以發達地區國家最積極,歐洲不少國家早已公布對淘汰單殼的時限與決心,但東半球發展中國家對該問題立場較曖昧。即使是中東石油出口大國的沙特阿拉伯,至今仍未定出時間表,對何時采取行動仍然在觀望中。
倫敦船舶經紀商SSY資料研究部總經理霍爾斯曾在新加坡舉辦的能源船務會議上表示,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國家在2010年后允許單殼油輪存在,假如中東出口市場、油輪海貿展景亦繼續以此方式運作下去,單殼油輪難在短期內完全自動退出市場。
他說,迄今為止,還未有任何跡象顯示,中東出口石油國家在2010年后會不接受單殼油輪掛靠碼頭。
由于爆發“河北精神”號油輪漏油事件,韓國已提早在2010年禁止單殼油輪進港?偛吭O在紐約的美國原材料貿易咨詢公司Poten & Partners早前公布,印度已成為全球最大單殼油輪卸貨國。印度在今年首8個月共有53艘單殼輪進港卸貨。
三大公司不再持有
中國排名則由07年的第三位,下滑至第五位,首8個月只有20艘單殼輪進港。業內人士亦相信,隨著中國航運公司擴張油輪船隊運力,將加速單殼油輪的拆解,2010年底之前單殼油輪的淘汰速度將進一步加快。
現時中海發展、中國遠洋及長航油運3家內地主要航運公司,已不再持有單殼油輪,而招商輪船正在通過淘汰、改擴建等方式處理單殼油輪,預計2010年以后從事遠洋運輸的單殼油輪將不復存在。
另外,在新單殼油輪淘汰方案出臺前,中國的一些港口已提前禁止單殼油輪靠港,如日照海事局在今年6月就拒絕了一艘載運重質燃料油的巴拿馬籍單殼油輪進港。
|